8月10日,龍湖公益基金會發布年度報告。這是自成立以來,龍湖公益基金會首次以年報形式公布其善待“成績單”。
報告展示了基金會2021年度的業務進展、項目成果、組織發展情況。
五大公益計劃 善待全生命周期
龍湖公益基金會在成立之初便提出“尋找、聚焦、點亮人生軌跡中,最需要被關注的需求,最需要被激發的特質”。基于此,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弱勢群體,龍湖公益基金會設計了與需求相匹配的五大公益計劃:“欣芽計劃”、“湖光計劃”、“展翅計劃”、“溪流計劃”、“萬年青計劃”,截至2021年底,累計幫扶近4萬人。
其中,“欣芽計劃”在重慶、河南、深圳等7省市落地,幫助近6000名困難家庭兒童就近、及時獲得醫療服務,救助277名大病患,培訓基層兒科醫生200人次,提升基層兒科醫療水平。
“湖光計劃”通過"管理賦能培訓、教師發展與激勵、成志英才培養"等環節,已助力四川、重慶、貴州等地33所學校校長及領導班子領導力提升、1113名鄉村教師專業發展、3422名鄉村學生素養教育改善。
“展翅計劃”與重慶醫藥衛生學校等5所職校合作,設立"龍湖展翅飛翔班",幫助近600名貧困學生掌握一技之長;并從"職業助力"、"子女助學"、"城市融入"三個方面,為就業后的職校生提供長期支持。
“溪流計劃”通過“創業基地幫扶+產業人才培養+助農平臺”的模式,精準幫扶改善鄉村經濟困難家庭。2021年,基金會投入近400萬元,幫扶涪陵區12個殘疾人種養殖基地,并為周邊300戶殘疾人家庭提供生產資料、技術培訓等支持,實現戶均增收超過1.5萬元。
“萬年青計劃”通過社區公共空間改造及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,已在沈陽、贛州等7個城市落地,為2.5萬名高齡、殘疾、貧困老人改善生活環境。
危難之中見真情,在抗疫救災層面,去年7月,龍湖公益基金會向鄭州市慈善總會捐贈2000萬元,馳援河南暴雨災害;去年10月,龍湖公益基金會向山西省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,馳援山西暴雨災區。截至2021年底,龍湖集團及創始人已累計向社會承諾捐贈超17億元。
鏈接多方資源 匯聚向善之力
除發揮自身資源、能力優勢,龍湖公益基金會也在持續激發更多人的善念,攜手擴大公益影響力。
去年12月,龍湖公益基金會宣布向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設立“清華大學龍湖基金”專項基金。該基金將助力清華大學學生創新創意培養,高層次人才激勵、創新人才引進以及碳中和等國家戰略前沿技術的探索;同時在清華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等8所高校設立“龍湖獎學金”,以善待之心激發更多面向未來的新生力量。
在拓寬公益邊界的進程中,龍湖志愿者群體無疑是一股中堅力量。去年,龍湖公益基金會組織了圖書漂流、公益捐步、紫唇挑戰、益市集等多項公益活動,落地全國60余城市,招募志愿者超2700人,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9000小時。
因在公益層面的突出表現,龍湖屢獲殊榮。2021年 9 月,龍湖榮獲中國公益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項—“中華慈善獎”;11 月,榮獲“中國益公司”公益慈善杰出企業獎項。
未來,龍湖公益基金會將持續與時代同頻,聚焦鄉村振興、社區友好等維度,與社會各界共建公益生態,為“點亮更多人生”持續不輟,貢獻應有之力。
科技賦能管理 筑牢公信力底座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開局之年,也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、鞏固脫貧成果的關鍵之年。圍繞“聚焦深耕、共謀共創、數字化賦能”戰略,聚焦受助者的“真需求、真獲益、真改變”,基金會自2020年10月成立以來,不斷完善組織管理,持續打磨公益項目,根植善待厚土,傳遞正向價值。
這一年,龍湖公益基金會苦練內功、筑牢基礎,將公開、透明作為基金會發展的第一要務,持續完善管理流程及標準,提升規范性。
2021上半年,基金會完成基金會官網、項目管理系統及理事會看板的開發及上線,實現了項目論證、立項、執行、監測、評估等全流程線上管理及財務信息實時、動態披露,提升項目運營、財務管理、信息披露的規范性,并積極對標“中基透明指數”等行業標準,提升效率及信息透明度,構筑基金會公信力底座。
與此同時,依托于天然的管理運營稟賦,龍湖公益基金會運營模式也在持續精進:從單一場景到全鏈條幫扶,“聚焦深耕”,精細化運營;卷集多方同路人“共謀共創”,確保聚焦受助對象真實需求;以合理比例將經營利潤投入公益,可持續地“踐行承諾”;“數字化賦能公益”,助力公益透明、高效落地。